父亲的竹凉床
\n文/刘小兵
\n炎炎盛夏,祛暑纳凉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。对于我们那里的中年人来说,谈起竹凉床应该不会感到陌生,只是由于消暑方式的转变,如今,百姓家里已经很少能见到它的身影了。
\n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竹凉床在我们那里很常见。记得有一年放暑假,天气异常酷热,为了抵御炎热,父亲一边隔三岔五买来西瓜为家人降温,一边准备自己动手做一张竹凉床。
\n择一个艳阳高照的晴日,父亲吃过午饭,提起柴刀就去了自家的竹林。那天,父亲忙活了半天,砍了三棵笔直坚挺的竹子,然后下料、切割。忙完了这一切,父亲又烧起一锅滚烫的热水,把这些下好料的竹筒、竹条,悉数放进热锅里过上一遍。捞出后,放置于炎炎日头下再晒上一天,之后在每一根竹木上都标上数字,画上特定的记号。这种琐碎的工作,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缜密的思维,稍一分神就容易出错。好在父亲忙而不乱,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\n制作竹凉床最考验功夫的,是把宽大的竹木削成一根根细小的竹条,然后再把这些竹条整齐地拼接成床面。市面上出售的竹凉床,大多用特定的机器刨削组装而成。对父亲来说,一切都只能靠自己。他凭着篾匠手艺,里里外外忙活了整整两个星期,终于制作出了一张崭新的竹凉床。
\n那张泛着光泽、沁着丝丝凉意的竹凉床,外表看着虽不如市场上买来的精致漂亮,但却牢靠扎实。夏日,我坐在这张竹凉床上看书、写字,书香糅着悠悠的竹木馨香,丝丝缕缕沁人肺腑,浮躁的心灵瞬间沉静下来,周身都觉得舒爽惬意。
\n有一次,在月朗星稀的夏夜,我与父亲在葡萄藤下聊天。我问父亲,当初制作竹凉床时,为何不选个凉爽的阴天,偏要在中午日头最热的时候去砍竹子。而且,竹筒、竹条,缘何又要投进沸水里过上一遍,才能拿来做竹凉床?面对我的疑问,父亲笑了。他意味深长地说,只有经历了一番烈焰的蒸腾,才能涵养出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韧劲,竹如此,人亦然。月华如水,我细细咀嚼着父亲的话语,一下子悟出了父亲制作竹凉床的良苦用心。他其实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诫我,再大的困难,只要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,终有一天会迎来成功的喜悦。
\n父亲做竹凉床的吃苦精神,也深深感召着我们一家人。在他的带动下,全家人精诚团结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大家互帮互助,共同提高,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,每天都感到幸福。
\n岁月如流。而今,坐在空调房里,虽凉爽,但我仍钟情于父亲的竹凉床。在那些酷暑难当的夏日,它不仅祛除了我心头的燥热,更以如山的父爱,为我撑起了一片快乐成长的天地。
\n(原文刊发于2025年7月16日《中国人口报》)
\n
配资最新行情,上海配资公司,贵阳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